2022
06-01

品牌战略专家徐向良:中小企业要力戒贪巧求速,警惕战略失控!

       我们实施品牌战略时,把控战略节奏是尤为重要的。掌握节奏,是商业的基本常识,也是一门熟能生巧的艺术。节奏把握得好的企业主,多半是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常识和规律,节奏失控的企业,多半是没有遵循常识和规律。


      我们在进行品牌战略规划时,强调最多的就是对商业底层客观规律和常识的尊重。然而,许多中小企业主,当企业发展稍有起色后,就很难把握住节奏,遗憾地走向失败。


      十多年来,我们一直在跟中小企业打交道。总结下来,绝大多数原本做得好的中小企业,后期因为战略节奏失控,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只有三点:一是贪婪,贪多、贪大、贪巧求速;二是侥幸心理,认为自己是幸运儿是例外;三是虚荣心作祟,自我迷失。


     如果把企业在市场中的摸索与成长,看作是一个人懵懂求学到成为满腹经纶的智者,那么企业要经历学前教育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研究生等阶段,才能逐渐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,这是其成长的客观规律。如果拔苗助长,只会导致企业危机重重,甚至还没成长就已灰飞烟灭。


    想要把握好企业和品牌发展的战略节奏,就必须回到企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上来思考和实践。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:


      一是不追求赢,要追求不败。许多企业主总喜欢制造假想敌,喜欢和别人比,认为赢了谁,自己就能怎么样。这就是没有格局的表现。世界那么大,你不可能打遍天下无敌手。但凡想赢的企业主,最终都只会变成一个笑话。董明珠当年说要做手机,分分钟超越小米,这个赌局最董明珠终还是输了。围棋国手大师们也从来不追求令人拍案的赢,他们往往只确保稳妥的“半目胜”。


      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企业,都要力戒好胜心。我们要做的是眼里只盯顾客,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,为社会、为客户解决问题。只要社会和客户需要你,你就可以永续经营,立于不败之地。我们中国人自古就从来不讲赢,只讲不败。《孙子兵法》,也只是在讲如何不败,所以,追求不败是底层逻辑。


     总想赢,是虚荣心和侥幸心理的表现。他们认为,我干我这个都干得那么成功,反手来干你那点事,不就是分分钟碾压吗?当年恒大号称用钱砸都要做出超越农夫山泉的饮用水企业,后来呢?恒大冰泉砸了几十亿,不了了之。认为有钱就能把企业和品牌经营好,这是不尊重商业规律和基本常识的表现。


      二是打持久战,确保最终胜利。毛主席在《论持久战》中对抗战形势进行了阶段性划分,提出了打持久战的主张,最终按照这一主张夺取了全面胜利。我们企业经营也如此,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,要按照企业和品牌发展的不同阶段、不同情况,实施不同的策略,以确保最终的胜利。


     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精髓也是:“结硬寨、打呆仗”。他带领的湘军,按照这以军事思想所向披靡,在打太平军时,每到一个地方就安营扎寨,围城挖战壕、筑高墙,只守不攻,最终把对手熬死。我们做企业、做品牌,就是要老老实实围绕客户需求变化,持续研究最优的解决方案。


      总想搞个大事,总想来个大创意,总想赚快钱赚大钱,是许多中小企业的通病,也是贪婪的表现。经营稍稍有点起色,就开始浮躁不堪。就想研究营销裂变、企业自动运转、从0到亿的商业模式……这些违背商业客观规律的做法,无疑是把企业推向深渊。前几年,各种商业模式培训班收割的企业主们,至今教训意义仍在。


      三是日拱一卒,功不唐捐。日拱一卒,就是要我们每天进一步,有日日不断之功。不能今天心情好走十步,明天心情不好就睡大觉。功不唐捐佛家的话,我特别喜欢意思是说,你的每一分付出都不会白白付出,都会转化成不同形式的回报给你。关键是你要有日日不断之功。企业经营、品牌发展要有长远计划,也要有短期计划,长短结合,方能确保战略节奏不乱。


     我们看到一些中小企业主,取得一点成绩后就自我感觉良好,认为自己无所不能。每天各种来洽谈项目、合作、提供商业机会的人络绎不绝,春风得意时,他们眼里满是机会,遍地黄金,没有风险。于是就开始追求速度,冒进地扩大规模(比如:一年开100家店),盲目跨界投资、抢占全国市场……这些失去战略节奏的表现,最终结果可想而知。


      战略不是简单的营销数据,更不是凭空的臆想。越想实现伟大目标,越要脚踏实地,越要保持足够的耐力和定力。一味贪巧求速,只会导致战略节奏的失控,节奏失控会让企业主失去平常心,激发赌徒心态,最终把企业和品牌带向万劫不复的深渊。(


©成都高参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版权所有  网站地图  XML地图蜀ICP备19014481号-1
top